法律问答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中财产损失的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7-28 19:01:2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交通事故财产赔偿包括:
    1、交通事故财产的直接减损。主要包括车载财产损失、当事人随身财产损失、现场抢救、修理费用等;
    2、交通事故财产的间接减损。主要包括停运、误工收入、后续治疗费等损失。
    但是受害人应当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财产的间接减损,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包括:
    1、直接财产损失,比如车子的维修费用,车上的财产损失,现场抢救和善后处理的费用;
    2、间接财产损失,比如停运损失,受损物品必将获得的利益。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 一、交通事故财产损失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1、交通事故财产损失的赔偿范围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处理交通事故步骤是什么
    处理交通事故步骤是: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