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肇事逃逸无钱赔偿怎么办,肇事逃逸怎么赔偿

交通肇事
2023-07-29 16:52: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交通肇事逃逸无力偿还怎么办
    1、交通肇事逃逸无力偿还,被告人可以提供担保然后分期履行。如果确实无力赔偿,则检察院应依法以交通肇事罪起诉。交通肇事中的和解赔偿是法院从宽处罚的依据,赔偿了就能减少量刑,甚至判处缓刑,如果无法赔偿就只能承担应负的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指刑法上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交通肇事并产生重大后果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仅仅是交通肇事而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也不是刑法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交通肇事罪中所指的只要是发生在航空,铁路运输以外的陆路交通运输和水陆交通运输中的重大交通事故,对特定主体在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营中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应按照刑法有关条款定罪;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必须存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也是交通肇事的原因。在交通肇事罪中,违规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必须造成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违章行为与发生的严重后果之间应该也必须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虽有违章行为的存在,但无严重后果,或发生了严重后果,但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违章行为所引起的,都不够成交通肇事罪。
    3、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交通肇事罪所强调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则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过失,不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持一种故意的心理态度,那么该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及其他相关犯罪论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 小事故逃逸没钱赔的处理办法是: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让法院明确肇事方的赔偿义务,查明肇事方的财产,通过执行肇事方财产的方式赔付伤者的损失。若肇事方确实没钱赔,目前的法律规定是在后期若发现赔偿义务方,也就是肇事方有可执行的财产,伤者可以随时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 肇事逃逸找不到人的赔偿方法如下:
    1、当肇事人逃逸之后,报警后会根据车辆的保险,来进行赔偿;
    2、若肇事车辆有购买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3、若肇事车辆没有购买的情况下,受害人需要伤亡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
    一、肇事逃逸找不到谁赔偿
    1、肇事逃逸找不到人的赔偿方法如下:
    (1)当肇事人逃逸之后,报警后会根据车辆的保险,来进行赔偿;
    (2)若肇事车辆有购买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3)若肇事车辆没有购买的情况下,受害人需要伤亡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怎么认定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责任的认定是: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