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在法律上规定欠条的诉讼时效

债务追讨
2023-07-29 17:06:1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欠条的诉讼时效:
    1、一般情形下是三年。特殊情形有特殊规定;
    2、诉讼时效是指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时效。在诉讼时效内的案件,属于符合要求的案件;
    3、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即便证据确凿、充分,法院也会做出驳回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判决结果。
    一般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从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算。
    欠钱的处罚是什么:
    1、经过法院判决债务人还款后,依旧不还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就会判刑;
    2、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欠条的诉讼时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一种是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诉讼时效也是从债权人主张权利之日起3年,但是从出具欠条之日起3年内,债权人不主张权利的,将丧失胜诉权。法律依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欠条的诉讼法律时效一般是三年,从出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欠款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但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则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