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处理承包合同纠纷是如何规定的

土地纠纷
2023-07-30 11:40:4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如何处理承包合同纠纷
    1、承包合同出现纠纷的,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纠纷: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可以通过纠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促成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
    (3)调解不成,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签订承包合同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
    签订承包合同注意事项主要有:
    1、仔细阅读使用的合同文本,掌握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
    2、严格审查发包人签约主体资格、资质等级及履约信用;
    3、使用准确术语来表述工期、质量、造价等施工合同重要条款的约定;
    4、对工程进度拨款和竣工结算程序做出详细规定,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表述;
    5、合理限制三方协议、债权转让协议在分包合同中的应用;
    6、明确规定监理工程师及双方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 处理承包合同纠纷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承包合同纠纷应当遵守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处理承包合同纠纷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协商,协商不成的可由双方指定的机构进行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携带相关材料向辖区法院提起诉讼,以此维权。法律依据:《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