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小产权房可以办理不动产登记吗?

小产权房
2023-07-30 15:28: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小产权房一般是不具有房产证的,但有些人补办相关手续后,可以申请对小产权房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办理产权登记后,取得房产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一条
    不动产登记申请资料】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

  • 小产权房不可以办不动产权证。我国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小产权房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不具有国家发放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不动产登记机构不予登记。法律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
    登记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二)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的;
    (三)申请登记的不动产权利超过规定期限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登记的其他情形。
  • 法律分析:由于小产权房在建设时,既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又没有获得规划批准,因此,小产权房不能在国家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换句话说,小产权房不能得到国家认可的不动产产权证书。
    实践中,小产权房的权属证书,一般由当地的村委会或者乡政府登记和颁发,因此,小产权房又被称作乡产权房。小产权房是指,村集体或者农民自身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也没有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的房产。
    由于小产权房是在违法的基础上建设的,想要重新获得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房产预售许可证,更是难上加难。小产权房不仅不能办理不动产权证,而且涉嫌违反土地规划的,还要被纳入非法建筑执行强拆。
    比如,在土地保护红线以内的耕地违法建设的小产权房,必然会遭受行政机关的强拆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