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我们公司业务员泄露客户信息,怎么办?

侵权赔偿
2023-07-30 16:36:1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员工泄露公司信息违反保密协议的,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1、民事责任。违反保密协议首先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可能同时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
    因此,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违反保密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也可以选择要求员工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不能同时适用,用人单位只能从中选择一种;
    2、承担行政责任。
    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可能构成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 公司泄露个人信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司是不能在未得到员工允许的情况下泄露员工身份信息的。公民的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如果公司未经员工本人同意,将员工资料泄漏给第三方或提供给第三方从事营利活动,员工可以依侵权为由根据相关规定,起诉侵权人要求停止侵权,如果造成员工损失,员工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严重者可通过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个人信息泄露后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地址等有用信息,帮助警方破案。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个人重要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是怎么丢失的或者有很多线索,那么可以向专业律师咨询相关的
    法律法规
    ,通过诉讼途径要求赔偿。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马上更改重要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第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 公司泄露个人信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司是不能在未得到员工允许的情况下泄露员工身份信息的。公民的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如果公司未经员工本人同意,将员工资料泄漏给第三方或提供给第三方从事营利活动,员工可以依侵权为由根据相关规定,起诉侵权人要求停止侵权,如果造成员工损失,员工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严重者可通过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个人信息泄露后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地址等有用信息,帮助警方破案。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个人重要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是怎么丢失的或者有很多线索,那么可以向专业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诉讼途径要求赔偿。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马上更改重要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第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