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处理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方式有哪些?

土地纠纷
2023-07-31 11:20:4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承包土地合同纠纷应通过下列方式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进行处理。处理承包土地合同纠纷,应当依照法律。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应当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符合法定条件。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承包土地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和解、调解,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三条的规定,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八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口头申请的,由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纠纷事项、理由和时间。法律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三条
    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八条
    当事人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口头申请的,由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纠纷事项、理由和时间。
  •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主要有:
    1、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引起的纠纷;管理混乱引起的纠纷;
    2、村干部权利滥用引发的纠纷;
    3、基层政府利用职权强行干预引发的纠纷;
    4、经济利益驱动引发的纠纷。法律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