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赢得了一审判决,被告现在不接受上诉,我现在需要上诉吗?

刑事辩护
2023-08-05 06:22: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上诉必须是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表示不服,才能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可以由第一审的原告、被告或第三人提出。上诉必须提出上诉状,并在法定期限内把上诉状交给原来审理这一案件并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由原审法院将起诉状及其案卷材料转交上级法院。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上诉是当事人的权利,如果对判决不服应当提起上诉,不上诉肯定没有用,只有上诉才有希望。无论是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在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时,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都是可以依法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也就是启动二审程序。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终结,经合议庭评议,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判决和裁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 1.对于一审判决,原被告双方都上诉的,二者均作为二审的上诉人。
    2.法院通知开庭后,如诉讼参与人无正当理由未参与的,法院会缺席审判(针对被告、被上诉人)或按照撤诉处理(针对原告、上诉人)。
    3.对于二审撤诉且在法定上诉期未再次上诉的,则其不再享有上诉的权利,一审法院的判决在上诉期届满后发生法律效力。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