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现在城市医疗保险住院报销的比例是多少?

社会保险
2023-08-05 13:01:1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城市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1、符合报销范围的18万元以下医疗费用的学生、儿童和10万元以下医疗费的年满七十周岁以上的患者,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为60%;一级医院为65%。
    2、其他城镇居民:10万元以下医疗费的,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住院为55%;一级医院为60%。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 住院医保的报销比例如下:
    1、属于农村医保的,那么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2、属于城镇医疗保险的,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0%上限为2000元,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55%。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由个各地方政府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来规定,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就医的医院的等级不同而有所区分,等级越高,就医花费的费用就越高,相应地报销的比例就高一些,对于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是区分规定的。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第三十六条 在一个结算期内职工和退休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医院等级和费用数额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按照以下比例分担:
    (一)在三级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
    1.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85%,职工支付15%;
    2.超过3万元至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0%,职工支付10%;
    3.超过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5%,职工支付5%。
    (二)在二级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
    1.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87%,职工支付13%;
    2.超过3万元至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2%,职工支付8%;
    3.超过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7%,职工支付3%。
    (三)在一级医院以及家庭病床发生的医疗费用:
    1.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0%,职工支付10%;
    2.超过3万元至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5%,职工支付5%;
    3.超过4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97%,职工支付3%。
    (四)退休人员个人支付比例为职工支付比例的60%。
    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比例支付的最高数额不得超过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最高支付限额。
    本条第一款所列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