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别人在异地冒用我的身份诈骗怎么办?

诈骗
2023-08-06 00:48: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属于冒用他人身份证的违法行为,收集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2、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2、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身份证十分重要,不要轻易借给别人办贷款,一来将成为贷款的负债人,二来若贷款还不上,还将可能自己的个人信用受到影响。
    所以,如果想要申请贷款,可是身份证丢失,借款人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申请贷款,也可以用临时身份证申请贷款,具体情况还需要借款人提前详细咨询了解。
    传统银行贷款不必说,都需要对本人进行拍照,然后还要与身份证上的照片对比。如果身份证照片和本人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就不能办理相关业务。
    而新型身份证贷款,虽然没有线下验证,但是也有线上身份验证。
    比如闪银贷款。它要求贷款申请人手持身份证拍照,而且要求提供的身份证号码是唯一有效的。如果这些不能满足,就无法完成验证,获得贷款额度。
    虽然不可以用别人身份证贷款,但却可以让别人做担保。
    比如某些银行就接受教师、公务员等职业的人做担保人,这样也可以贷款。
    贷款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流动性是指能够按预定期限回收贷款,或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满足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效益性则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 法律分析:如果身份信息被冒用的,应当第一时间到户口所在公安分局进行补办身份证,同时公安系统会自动办理挂失登记。并且,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到当地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调取个人征信报告,查看是否还有有异常的贷款、信用卡办理、其他异常的透支记录等。
    (2)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将身份信息被冒用的事情说清楚,越详细越好。如果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可以拨打相关银行客服电话,说明具体情况,要求银行冻结相关业务或销卡。
    (3)只要查明身份证确实被盗用,则追究盗用人和办理相关业务机构的责任,被盗用者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另外,在使用身份证办理相关业务时,复印件应注明具体用途,限制使用范围,以免被他人利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您好,您在异地诈骗,这是属于异地的事情,跟本地没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要到异地去报警的,具体这样的,希望能帮到你。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