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刑事诉讼法程序规定是什么?

刑事辩护
2023-08-07 15:24: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如下:
    1、立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
    2、侦查,由特定的司法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3、起诉,包括公诉和自诉;
    4、审判,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
    5、执行,刑事执行机关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裁定;
    6、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包括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死刑的判决和裁定;
    7、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以及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判决和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 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司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与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则、制度和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称为程序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法律之一。
    作用是从程序上保证刑事实体法(刑法)的实施。具体规定刑事诉讼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制度、案件管辖;国家专门机关在追诉犯罪中的职责及相互关系;诉讼参与人的范围及其权利义务;收集、审查和判断证据的规则;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的程序:
    1.立案,如果认为这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实并应该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则予以立案,从而启动了刑事诉讼程序;
    2.侦查,侦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找到犯罪人,一是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3.审查起诉,检察院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以后,案件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
    4.审判阶段,法院在收到并审查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
    5.执行,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立案的机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第一百一十六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
    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七十条 对监察机关移送起诉案件的审查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第一百八十三条 合议庭组成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