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行政诉讼判决形式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劳动仲裁
2023-08-08 15:22: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行政诉讼的判决类型有:
    1、驳回原告的行政诉讼请求;
    2、判决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3、判决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机关履行法定义务;
    4、判决有支付义务的行政机关履行支付义务。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的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已经规定了包括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和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等六种形式的判决。具体为驳回原告的行政诉讼请求,判决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机关,判决其履行法定义务,判决具有支付义务的行政机关,履行支付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七十七条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已经规定了包括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和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等六种形式的判决。具体为驳回原告的行政诉讼请求,判决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机关,判决其履行法定义务,判决具有支付义务的行政机关,履行支付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七十七条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
    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