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多少钱可以立案诈骗,法律怎样规定

诈骗
2023-08-08 19:08: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欠钱不一定是诈骗,债权债务纠纷立案时没有数额限制,无论数额多少都可以依法立案。如果欠款人欠钱涉嫌诈骗的,根据规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3000元以上,各省市结合地区具体情况也有不同的标准。
    因此,如果是诈骗的欠款,欠钱数额需要达到3000元人民币以上,可以立案。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欠钱属于债权债务纠纷,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处理,不会构成诈骗。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借取他人金钱数额超过三千元,事后经不归还的,构成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不同地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不同,最低标准是3000元,最高标准是1万元。欠钱一般不会构成诈骗罪,债权债务纠纷的立案没有数额限制,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债务人不存在构成诈骗罪的情形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债权人可在债权期满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达到债权的实现。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