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原告恶意诉讼被告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著作权
2023-08-09 11:02:3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被恶意诉讼,受害人可以在答辩期内提起反诉,并提供证据,然后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损失。如果对方多次恶意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构成犯罪,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恶意诉讼,行为人明知没有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故意提起诉讼的行为,构成恶意诉讼。恶意诉讼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遭遇恶意诉讼应积极应诉,在法庭上用证据打败对方就是最好的维权方式。
    另外被告也可以主动采取措施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我国法律虽未明确规定恶意诉讼侵权,也未设立恶意诉讼损害赔偿制度,但因恶意诉讼引起的侵权赔偿案件,并非无法可依,其仍属于侵权责任法的调整范畴。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对侵权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恶意诉讼侵权属于行为人利用诉讼程序进行的一种侵权行为,自然受该条的规制。
  • 遇到恶意诉讼怎么办
    法律分析: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