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行政诉讼中怎么样出示证据

2023-08-09 13:02:5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行政诉讼中提交证据的方式如下:
    1、被告应当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2、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3、被告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4、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即使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第三十六条
    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

  • 一、行政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
    1、行政诉讼证据种类如下:
    (1)书证,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
    (2)物证,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
    (3)视听材料,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材料;
    (4)证人证言,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制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
    (5)当事人的陈述,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叙述。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二、刑事案件依据证据定罪的条件有哪些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出示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依此过程供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审查核实。同时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