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诉讼时效届满后,返还部分借款是否为诉讼时效的中断

债务追讨
2023-08-12 11:48:2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借款诉讼时效:(1)约定了还款期限的借款,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2)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借款期限没有约定和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据此,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在当事人约定分期履行债务的情况下,诉讼时效应当从最后一笔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次日起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 超过诉讼时效后还款能视为时效中断。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取得拒绝履行抗辩权,但债务人自愿履行的,视为放弃抗辩权,履行有效。被告方在超过诉讼时效后履行义务,继续还款,这就清楚地证明他已经放弃了抗辩权,因而可以认定是对债权债务的重新确认,或者说是诉讼时效中断。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还款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