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劳动仲裁,多久能拿到工资,

讨薪
2023-08-12 14:44:1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具体什么时候拿到工资需要根据单位履行的情况确定。劳动仲裁的裁决期限是60天,上诉期限是15天,如果裁决下达后15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那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劳动局仲裁后多久能拿到工资,需要视情况而定。
    劳动仲裁的裁决期限是60天,上诉期限是15天,如果裁决下达后15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于什么时候能执行回来,需要根据对方的经济状况以及人人民法院的执行能力进行判断。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四条

    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 劳动仲裁程序完成后,一般两三个月能拿到工资。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未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