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一种商品在一个月内降价超过15%,是否违法?

消费者维权
2023-08-14 12:47:21
律师解答共有2条
  • 法律分析:不得超过15%,不然会面临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进行以下不当价格行为:(一)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二)除了依法加工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和积压商品外;(三)编造和传播涨价信息,拉高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分上涨;(四)使用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定价方法,诱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交易;(五)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并与具有相同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区别对待价格;(六)以变相提高或降低等级,提高或降低价格的方式买卖,提供商品或提供服务;(七)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谋取巨额利润的;(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进行以下不当价格行为:
    (一)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
    (二)除了依法加工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和积压商品外;
    (三)编造和传播涨价信息,拉高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分上涨;
    (四)使用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定价方法,诱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交易;
    (五)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并与具有相同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区别对待价格;
    (六)以变相提高或降低等级,提高或降低价格的方式买卖,提供商品或提供服务;
    (七)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谋取巨额利润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一个月内降价,消费者与销售者协商,如果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应当补差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