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解除聘用关系是开除吗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8-17 17:28: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开除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之一。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具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破坏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有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而又屡教不改的职工,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最严厉的处分。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版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具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而又屡教不改的职工,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最高行政处分。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种特殊的合同解除形式,是指劳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法律依据:《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解除,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作出了严格的限制。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法定解除。包括辞职权、特别解除权、不可抗力解除权;
    2、约定解除;
    3、协商解除。
    开除、除名、辞退一般是用人单位行使;其结果自然导致劳动合同的解除;解除劳动合同则是由双方当事人行使,其用人方的权利含有开除、除名、辞退的手段,劳动者含有辞职权,双方共同行使的则有特别解除权、不可抗力解除、约定解除、协商解除。
  • 员工被辞退,辞退与开除显然不是一个意思,辞退一般是公司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但开除一般是用在因劳动者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公司需要对其进行开除,员工被开除的情况下,肯定是不可以获得经济赔偿金的。开除是属于行政处分,而且是最严厉的一种处分。辞退不是行政处分,是一种行政处理,没有处理时限的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