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界定

离婚财产分割
2023-08-18 14:40:5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恶意转移财产的界定:
    1、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或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财产;
    3、执行期间主要表现为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转移财产。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离婚认定是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方式:
    1、以积极减少夫妻共同财产的方式恶意转移。例如,虚构其他债务,将财产转移给其他人等;
    2、以消极对待到期财产性权利的方式恶意转移。例如,不实现夫妻共同到期债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有下列情形的,可界定为恶意转移财产:
    1、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或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财产;
    3、执行期间主要表现为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转移财产。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