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处理摩托车和汽车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8-18 14:40:5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哪些交通事故可以协商处理
    1、出现如下的交通事故一般可以协商处理:
    (1)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
    (2)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3)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如下: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一、摩托车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1、摩托车交通事故这么处理:
    (1)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存证据、抢救伤员;
    (2)向交通警察报警;
    (3)在确保区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转移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上并树立危险标志;
    (4)撤离现场,等待交通警察来处理后续事宜。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是什么
    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如下:
    1、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2、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3、驾驶公路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5、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 交通事故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随便签署交通事故赔偿协议;
    2、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治疗;
    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
    4、理赔中不要将任何原件交给对方;
    5、切勿自行委托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全责赔偿标准是什么
    1、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赔偿受害人的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如果构成残疾的,还应当根据伤残等级的情况,赔偿相应的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
    3、如果经交强险赔偿后尚有不足的,对于不足部分,则可由承保肇事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内进行赔偿,仍有不足的,由肇事方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六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调解终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