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酒驾吹气%83,抽血化验多少

酒驾醉驾
2023-08-18 17:16: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正常情况下在酒驾3-4个小时之后,抽血的指数是比吹气要稍微低的,一般大概会低个10-20左右,因为酒精被血液溶解。吹气检查只用于初筛,凡是涉及酒驾或醉驾的,一切以血液检查的结果为准,可能有较大的差距,饮酒后,可能吹气吹不出了,但是验血一定会检验出来的。 一旦发生车祸或事故,法律认可的就是验血的结果。如果在临时检查的时候吹气显示超标,需要配合采血的。饮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酒驾的构成要件为:
    酒驾的构成要件为:
    1、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客体,对自然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2、客观要件,驾驶机动车人员在行为客观上构成犯罪;
    3、主体要件,已满16周岁自然人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驾驶员在主观上有故意行为,明知危害到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仍然实行这种行为。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60-81,一般情况下,抽血检测的指数是比吹气要稍微低的,大概会低个10-20左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人,应当对其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的应当立即提取血样,检验血液酒精含量。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九十五条 对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人,应当对其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提取血样,检验血液酒精含量:(一)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的;(二)当事人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的;(三)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四)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第三十六条 对车辆驾驶人进行体内酒精含量检验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一)由两名交通警察或者由一名交通警察带领警务辅助人员将车辆驾驶人带到医疗机构提取血样,或者现场由法医等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提取血样;(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提取血样后五日内将血样送交有检验资格的单位或者机构进行检验,并在收到检验结果后五日内书面告知车辆驾驶人。检验车辆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的,应当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车辆驾驶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三日内申请重新检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重新检验:(一)检验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正确性的;(二)检验单位或者机构、检验人不具备相应资质和条件的;(三)检验结果明显依据不足的;(四)检验人故意作虚假检验的;(五)检验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六)检材虚假或者被污染的;(七)其他应当重新检验的情形。不符合前款规定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重新检验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的三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重新检验,公安机关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检验人。
  • 法律分析:正常情况下在酒驾3-4个小时之后,抽血的指数是比吹气要稍微低的,一般大概会低个10-20左右,因为酒精被血液溶解。吹气检查只用于初筛,凡是涉及酒驾或醉驾的,一切以血液检查的结果为准,可能有较大的差距,饮酒后,可能吹气吹不出了,但是验血一定会检验出来的。 一旦发生车祸或事故,法律认可的就是验血的结果。如果在临时检查的时候吹气显示超标,需要配合采血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