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个体隐藏的人到处散发谣言,身心受到伤害怎么办?

名誉毁谤
2023-08-19 00:40:4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人身受到伤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先与侵权人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在诉讼的过程中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解,如果侵权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构成犯罪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一般根据谣言对社会影响程度划分责任轻重。如果散布的谣言,对社会秩序影响较大可训诫或拘留,比如说谎报险情、疫情等让社会大众产生了恐慌心理或惧怕情绪等。

    法律分析

    传播谣言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别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别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相关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2、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别的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别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3、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 可以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处。造成民事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