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多少种

招标投标
2023-08-19 02:51:2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如下: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认定为垄断行为;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为垄断行为;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认定为垄断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有哪些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如下: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九条 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二)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三)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四)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 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以下统称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
    第十三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五)联合抵制交易;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 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以及行政垄断。所谓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规模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以协议、决议或其他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有哪些
    1、地区垄断。即区域性市场壁垒。地区垄断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出发采用各种不合理手段制造障碍限制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割裂地区间的资源联系损害市场统一与公平竞争;
    2、部门垄断;
    3、行政性强制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