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2014年借了四万五千元给朋友,有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时间,后面联系不到这个朋友,去家里没人,电话号码也换了,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已经过了法律诉讼时效,后面托人多处打听这个朋友的电话,联系到她本人,她欠了不少钱,人跑到外地去了,她承认还我钱,但是要给她两三年的时间,我电话有录音,觉得碍于情面不想去起诉了,但又怕损害自己的利益,万一她以后不认账,我的诉讼时效又过了,我该怎么办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2019-06-04 16:24:31
律师解答共有2条
  •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但仍享有起诉权。
    权利人因此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以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以实现自己的实体权利的权利,即实体意义上的诉权,但并不因此丧失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即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因此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经审查确认权利人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才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 实践中,许多在工作中受伤的职工,因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诉讼时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且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往往因“已过了申诉时效”而只好放弃诉讼的权利。  受伤职工在被认定为工伤后,要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拿到伤残等级鉴定结论通知书后,要及时向所在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
    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可以按伤残等级的大小向用人单位及工伤保险基金要求享受相关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应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以上因工伤保险待遇引发争议的,其申诉时效是六十日。
    也就是说,工伤职工在明知用人单位拒绝给付工伤保险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内,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单位给予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且无“其他正当理由”的,仲裁委将不予受理,工伤职工的权益将难以得到维护。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