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怎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及处理途径

医疗事故纠纷
2023-08-19 16:22: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防止医疗事故的措施有:
    1、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3、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 防止医疗事故的措施有:
    1、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3、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 如遇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有: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2、患者可以征求医疗机构同意,封存病历或者药物、血液等实物;
    3、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调解、诉讼方式解决争议。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第四十三条
    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第四十四条
    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