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什么是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

刑事辩护
2023-08-19 16:22: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被告人是在审判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分是以人民检察院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为分界线。刑事自诉案件中没有犯罪嫌疑人一说,统一称为被告人。
  • 犯罪嫌疑人和罪犯是在案件不同过程中的不同叫法。其中犯罪嫌疑人是指还未经过法庭审判,没有认定其罪名的有重大犯罪嫌疑的行为人。在侦查、起诉阶段,不论其犯罪事实有多明确,都只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而罪犯是指已经经过审判,确认其罪行的犯罪分子。在有罪判决生效之后的犯罪嫌疑人,才称之为罪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又可以被称之为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在提起公诉人,被称为被告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