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专利法规定哪些情况不得授予专利权

专利
2023-08-20 15:20:3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不得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1、申请人不享有专利申请资格的;
    2、申请的技术不是专利权所保护的对象。即该技术非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中的一种;
    3、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4、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 专利权存在如下限制:有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专利权人违法行使专利等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法律依据: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一)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
    (二)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

  • 1、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如下:
    (一)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二)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五条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