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职人员醉驾是否会开除公职

行政处罚
2023-08-20 15:40:3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醉驾开除公职的争议如下:
    1、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酒驾只有行政处罚,不需要开除公职;
    2、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
    3、被判刑的,也要分情况根据身份来决定是否开除公职,如醉驾一般被判处拘役,非行政机关任命的和不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被判处拘役的不管是不是缓刑,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以上处分,可以不开除。
    新交规扣分标准有哪些
    1、副驾驶不扣安全带扣1分,罚款50元;
    2、驾驶时使用手机扣3分,罚款100元;
    3、驾驶时抽烟扣1分,罚款100元;
    4、故意污损、遮挡号牌直接扣12分并按最高的限度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酒驾只有行政处罚,不需要开除公职;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被判刑的,要分情况根据身份来决定是否开除公职,如醉驾一般被判处拘役,行政机关任命的和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参公管理事业人员被判处拘役缓刑的,必须开除公职。法律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第三十一条 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二)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三)对抗上级决议和命令;
    (四)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五)弄虚作假,欺骗领导和群众;
    (六)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或者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
    (七)挥霍公款,浪费国家资财;
    (八)滥用职权,侵犯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九)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十)在外事活动中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
    (十一)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十二)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
    (十三)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四)其他违反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国家公务员有本条例第三十一条所列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也可以免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
    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除受警告以外的行政处分的,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 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酒驾只有行政处罚,不需要开除公职;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被判刑的,也要分情况根据身份来决定是否开除公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