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医疗纠纷,应该找哪个部门

医疗事故纠纷
2023-08-20 18:2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医疗纠纷找以下部门解决:
    1、县卫生局医政股,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县卫生局医政股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医患双方本着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在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负责人的主持下进行调解;
    3、人民法院起诉,患者或其家属可向县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由法院组织安排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依法做出民事判决。
    医疗纠纷医院次要责任如何赔偿
    医疗纠纷医院次要责任的赔偿具体如下:
    1、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2、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 一、医疗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1、医疗纠纷找以下部门解决:
    (1)县卫生局医政股,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县卫生局医政股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医患双方本着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在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负责人的主持下进行调解;
    (3)人民法院起诉,患者或其家属可向县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由法院组织安排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依法做出民事判决。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二、医疗纠纷医院次要责任如何赔偿
    医疗纠纷医院次要责任的赔偿具体如下:
    1、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2、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 医疗纠纷可以找政府投诉。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