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事纠纷起诉后对方故意不出庭怎么办,有哪些法律规定

2023-08-21 08:14:1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被告方拒不出庭就等于自动放弃了答辩权。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作为被告,如果在法院开庭时不出庭,就自动放弃了答辩和对原告进行反诉的权利,也失去了与原告进行调解的机会,对被告是不利的。被告不出庭可能就是败诉,这是由于对于被告无故不出席的情形,法院是可以缺席判决的。当然,法院也需要结合原告提交的相关证据进行判决,故此被告也不是必然就会败诉。 被告不出庭的后果可能会导致法院按缺席审理判决,若是被告有正当理由导致不去开庭,那原告就可以延期开庭,若被告两次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去开庭的,那法院可以对被告进行强制拘传。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七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 民事诉讼的原告可以自己出庭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并不是必须自己出庭。民事诉讼开庭原告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如果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上述拒不到庭是指原告和代理人都没有到庭。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第五十九条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 民事纠纷去法院起诉,对方不出庭。如果签收了传票,不影响法院审理,对方仍要履行判决义务。被告如果不签收传票,法院会进行公告送达,到期后被告不应诉的,可以缺席判决。但仍要履行判决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