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58元的商店信息,然后点击,他们联系了我,然后告诉我如何开店,等等,支付了2000多元,但没有交易量,甚至没有人看,我不满意,我找到他们的客户服务,客户服务忽略了我,我不满意,我想申请退款,他们不给。他们的客户服务特别傲慢,所以我想起诉他们。

网络购物
2023-08-21 17:50:2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商家不给退款举报方法如下:
    1、向交易平台投诉,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包括实物、聊天记录、发票、交易记录等;
    2、向消协投诉,和实体店一样,网购发生交易纠纷也可向消协投诉;
    3、向快递公司投诉,有时网购商品是在寄送环节出了问题,并非商家有意欺骗,商品受损也应该由快递公司承担责任,就可以打电话投诉快递公司。在国家邮政局等网站上专门有投诉平台,也可以得到赔付;
    4、向公安机关投诉报案,当欺骗情节比较严重,涉及金额比较多时,构成网购诈骗,触犯法律,就需要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门介入,不仅可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也可为自己争取减少财产损失的可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 一、商家拒绝退款怎么办
    1、商家拒绝退款的方法如下: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消费者投诉注意什么问题
    消费者投诉注意的问题如下:
    1、投诉要及时。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受理产品质量问题部门投诉。及时投诉有利于正确判断商品损坏程度与正常磨损的区别,能够比较准确地说明情况,特别是有关服务质量等问题尤其重要;
    2、要实事求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无论与责任人--生产单位或销售、经营者进行协商,或向受理产品质量问题部门投诉,应实事求是说明或写明情况,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不隐瞒事实真相;
    3、要求和意见要合理合法。投诉理由要正当,符合《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因而,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法律武器,依法要求退换或索赔,便于公正、准确、迅速解决问题;
    4、材料要完备。投诉时向受理部门写出文字材料,提供购货时的发票或售货凭证。文字材料应注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年月日,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项目;写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姓名、地址、邮码、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写明受损害的事实,所购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与责任人交涉的经过。投诉服务质量时,也应写明责任人姓名(或营业证号)投诉要举出旁证材料,如购物发票等,最好保留原件,提交复印件。注意,不要邮寄票证、单据及实样,以防丢失;
    5、证据要确凿。提供有关产品造成损害的证据提供有关产品造成人身伤害、残疾或死亡的医生诊断证明,为治疗伤痛、疾病所支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等费用的单据,为安葬死者支付的丧葬费单据等,只有提供充分证明损害事实发生,才能获得赔偿,提供损害是由产品或服务缺陷造成的证据;
    6、投诉材料要书写清楚。文字工整,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所提要求合理。

  • 一、商家不退款怎么投诉
    1、商家不退款的投诉如下:
    (1)如果是网购商品,可以向购买平台投诉;
    (2)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投诉,维护权益;
    (3)向当地消费者保护协会请求帮助,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4)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二、消费者投诉的条件有哪些
    消费者投诉的条件如下:
    1、具体的投诉内容。损害事实发生的过程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
    2、具体的证据。消费者有义务提供与投诉有关的证据;
    3、具体的投诉请求;
    4、投诉的日期。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