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没有交通事故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吗?法律如何规定?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8-22 06:03:1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判缓刑的条件,即使没有谅解书,也是可以判缓刑的。根据《刑法》七十二条规定,对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对于过失肇事,主观过失较小,罪过较小的情况:
    1、因天气差、路况差、车辆性能不佳导致驾驶员尽谨慎注意义务、具备较好的驾驶技术仍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
    2、因其他车辆违规行驶、行人违规穿行,造成驾车人出于躲、闪目的撞到其他行人、车辆而造成的事故;
    3、驾驶员驾车时间长,身体疲倦或驾驶员身体素质差、紧急情况下处理不够灵敏或夜间行车造成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因交通事故被判缓刑不一定要坐牢。
    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我国刑法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因交通事故被判缓刑不一定要坐牢。
    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一般不会判缓刑。
    1、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可能判缓刑,但是没有取得死者家属谅解,一般不会判缓刑。
    2、如果不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不取得受害人的谅解,是一定不能判处缓刑的。
    3、在人民法院开庭审判之前,符合刑事诉讼法65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提供保证金或保证人的方式,办理取保候审,司法机关是否会批准取保候审,由司法机关在法定原则内,结合案情及自身的自由裁量权依法作出决定。
    4、涉嫌交通肇事罪可以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由犯罪嫌疑人亲属或委托的律师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