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侵犯名誉权的要素是什么?

名誉毁谤
2023-08-22 13:3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
    2、行为具有违法性。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
    4、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 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内容: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2、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3、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法律依据: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内容: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2、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3、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 一、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哪些
    1、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二、侵犯名誉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侵犯名誉权赔偿标准如下:
    1、从损害情节来考虑。损害情节较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赔偿;
    2、从受害人的谅解程度考虑。如果责令加害人承担非财产责任后,受害人能够谅解,就说明受害人的精神创伤已经平复,可以不予以赔偿;
    3、从加害人认错态度考虑。如果受害人谅解而加害人仍不认识错误,则不能因为受害人精神创伤的平复而对违法行为不予以制裁,仍应责令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