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积金基数是否计算工资,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社会保险
2023-08-23 10:34: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公积金管理条例有规定,计算职工公积金缴交基数的是职工个人税前月平均工资。按你提出的数据,以5000元为缴交基数。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职工上年工资总额÷12工资总额计算口径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统制字[1990]1号文)为依据,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新参加工作或新调入职工当年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首月工资总额但如果你有加班费/年终奖/过节费/各种饭补车补(过节费一般来说如果发现金的话就不计入这个加项了)那基数就是你所有所得,12个月应发工资的平均数作为基数来缴纳公积金。


  • 法律分析:公积金缴纳基数应当按照该员工上一年度的自然月份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按照上海市统计局的职工工资计算口径计算的税前收入;新调入的职工,以调入后发放的当月工资收入或以其实际发放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其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然后单位和个人各承担这一基数的7%的比例计算的金额缴入员工的个人公积金账户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 工资基数一般是指计算工资的标准,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报酬等。而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社保缴费费用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缴费比例,即为企业或个人的缴费金额。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