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虚假举报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网络诈骗
2023-08-25 15:58:0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虚假举报如果意在让他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人是有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的,要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其行为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 法律分析: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


  • 如果确实报案人认知错误导致的报案不实,一般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如果是报案人明知其报案内容与事实不符,仍恶意虚假报案的,构成谎报警情的违反治管理行为,可以予以治安拘留处罚,如果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构成诬告陷害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机关认定该条规定的犯罪是诬告陷害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款。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
    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诬告陷害罪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