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问一下劳动争议发生后应怎样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8-25 17:1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者权益维护流程如下:
    1、与用人单位协商;
    2、通过第三方与用人单位调解;
    3、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纠正单位的违法行为;
    4、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5、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劳动者权益保护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者权益保护包括以下内容:
    1、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4、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6、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主要有:
    (1)协商处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处理: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人社部门劳动争议调解申请调解;
    (3)申请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未履行的,劳动者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提起诉讼:对仲裁不服的,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去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 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当采取下列方法来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调解未成功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