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虚假宣传会面临的后果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诈骗
2023-08-27 09:16: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虚假宣传一般指的是经营者出于为自身或为其他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扩大竞争优势等目的,通过广告等宣传手段对所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做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宣传,最终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对相关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 虚假宣传认定:
    认定原则:
    1、主体。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行为。上述主体在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3、结果。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处罚:
    发布虚假宣传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由广告主承担法律责任,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法律依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 虚假宣传是犯法的,但不构成犯罪。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虚假宣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