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婚假怎么规定的,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8-27 12:1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婚假的规定如下:
    1、双方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 婚假在法律上的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根据路程的远近,单位还可以另行给予路程假。并且在批准的婚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法律依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第二条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第三条
    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 婚假规定具体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职工探亲假期是多少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