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8-28 09:58: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发生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由用人单位提供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参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予以收集;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决定参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予以收集。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三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法律分析:发生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2.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的,法律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3.确认劳动关系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的,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十三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十四条 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按照本规则第十三条规定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的,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 劳动争议诉讼中分配举证责任的方式:一般是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确定的,但劳动纠纷又适用特殊的举证责任,也就是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的,由用人单位举证。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