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个人免税收入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个人税收筹划
2023-08-28 15:10:2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个人免税收入是指属于企业的应税所得但按照税法规定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免税收入包括:(1)国债利息收入。(2)有指定用途的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3)不计入损益的补贴项目。(4)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各种基金、收费。(5)技术转让收入。(6)治理“废渣、废气、废水”收益。(7)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免税项目。(8)上述项目之外,经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免税项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法律分析:免税收入是国家优惠政策,对于某些该交税的经营活动准予其不交税,有可能是鼓励此项经济活动;而不征税收入是本身不需要交税的活动;
    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比如一些政府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
    根据税法的一些规定:免税收入,本身已构成应税收入但予以免除,属于税收优惠项目。具体包括以下4项: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七条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 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的区别是,免税收入是指应纳税,但予以免除,是一种税收的优惠,而不征税是指该收入不属于征税的范围,原本就不需要纳税。而且二者的范围也不同,例如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权益性投资收益,而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