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有一个未成年人不到14岁的朋友

子女抚养
2023-08-30 07:02:1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未成年人犯法的处理是:1、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只有触犯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特定罪名才负刑事责任;3、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或者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的自然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向人民检察院进行控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法律规定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法律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