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如何处罚,如何规定

交通肇事
2023-08-31 14:56: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需根据以下情况处罚:
    1、酒驾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未逃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未因逃逸,造成被害人致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酒驾肇事逃逸等醒后没自首,公安发通知,再自首:未因逃逸,造成被害人致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如下:
    1、行政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触犯刑法的,依法由人民法院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进行定罪量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零二条
    对六个月内发生二次以上特大交通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专业运输单位,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消除安全隐患,未消除安全隐患的机动车,禁止上道路行驶。
  • 酒后驾车逃逸应该处罚如下:
    1、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吊销驾照;
    2、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他人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逃逸的情形,依法判处肇事逃逸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情形,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等。
    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有哪些
    1、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2、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3、驾驶公路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5、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 酒后驾驶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对于酒驾的,应当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驾驶人会被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同时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