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司有员工劳动仲裁怎么办

劳动仲裁
2023-08-31 16:12: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员工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在仲裁时效内提出仲裁申请;
    2、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社保清单、银行流水、考勤记录等;
    3、员工根据被申请人的人数准备仲裁申请书;
    4、仲裁委受理后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一般仲裁需在受理后45日内审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员工劳动仲裁流程如下:1、在仲裁时效内提出仲裁申请;2、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社保清单、银行流水、考勤记录等;3、员工根据被申请人的人数准备仲裁申请书;4、仲裁委受理后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一般仲裁需在受理后45日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员工劳动仲裁公司处理如下:
    1、主动与申请人进行协商,尽量达成一致意见;
    2、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请求当地劳动部门联系沟通,请求他们居间进行协调;
    3、如果是必须走到劳动仲裁庭时,主动配合劳动仲裁部门提交答辩书,及参加仲裁庭审;
    4、加强公司人事管理,对新进的员工一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且到劳动部门备案,严格执行劳动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