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刑事诉讼起诉程序是怎样的,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辩护
2023-09-02 13:4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刑事诉讼的起诉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1、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
    2、如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听取到庭当事人的意见后,即酌情决定案件是进行审理或者延期审理。
    3、开始庭审,庭审结束后,等待判决书的下达。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刑事诉讼法起诉的程序是:
    1、立案。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2、侦查。侦查机关立案以后,开始进行侦查;
    3、审查起诉。检察院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以后,案件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
    4、审判阶段。法庭审理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5、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 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是:
    1.立案。社会上出现了涉嫌犯罪的事件,侦查机关可能是基于有关单位或个人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嫌疑人自首等原因而介入,进行初步的调查后,如果认为这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实并应该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则予以立案,从而启动了刑事诉讼程序。
    2.侦查。侦查机关立案以后,开始进行侦查。
    审查起诉。
    3.审判阶段。法院在收到并审查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
    4.执行。执行则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