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宪法序言有没有法律效力

2023-09-02 14:30:4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需要从两方面理解,首先我国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母法,任何法律的制定执行,都不能与宪法相冲突,否则就是无效的
    2.其次,我国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章节构成,这些章节规定了,我国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权利义务规范
  • 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内容的根本性:规范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体运行规则,以及各种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地位和权利义务界限;
    2、效力的最高性:对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对人的最高法律效力;
    3、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基本精神在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最高地位。不成文宪法不具备这个特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七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 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没有特别要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
    1、内容不同。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与宪法规定相抵触;
    2、效力不同;
    3、创制程序不同。
    宪法创制一般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或者个人都无权制定宪法。人民制定宪法必须由一个国家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参与议论、提出立宪的建议,然后通过特殊的程序予以通过。根据宪法授权行使修改宪法或者解释宪法权力的国家机关或者特定的主体,必须依照宪法所规定的严格的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的程序,才能对现行宪法作出修正或者解释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