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为什么网上,立案没有用

2023-09-03 11:48: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网上立案和去法院立案立案方式不同,效果是相同的。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不论是否属于管辖的案件,都应当接受。然后按照管辖的规定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对口头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应当仔细地询问和讯问,并将内容写成笔录,经宣读或者交本人阅读后,若有意见,应当允许更正,若认为无误后,让其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四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一般网上立案成功后不需要去法院,具体等待法官通知就可以。起诉的首先当事人应当收集好证据,有文字协议最好,如果没有协议,只是口头协议,那当事人就得想办法找证据,没有任何证据的无从查证。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 网上立案后不需要去法院提交书面材料。“网上立案”是指法院通过网络接受您提交的一审民商事案件的起诉状和相关诉讼材料或申请执行书并在线审查的一种便民方式。经初步审查后,若您的材料齐全,法院将与您约定具体的立案接待时间,这样可以避免您多次往返。法律依据:《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决定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对立案登记制改革提出以下要求:一是明确登记立案范围。立案登记制是指,除了司法解释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二是简化登记立案程序。对起诉、自诉,做到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当场予以登记立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应当予以释明。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