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伙人怎么签合同,有没有法律依据

合伙企业
2023-09-03 16:18: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伙人签合同,首先要先详细阅读合同条款,看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明确约定,确定没问题后再签名盖公章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九百六十七条规定,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九百六十七条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 合伙人签订合同时,要先详细阅读合同条款,看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明确约定,确定没问题后再签名盖公章。但是,若因签订的合同,导致合伙企业对外承担责任时,可以在事后根据合伙协议的约定,追究签订合同的合伙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二十六条
    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事务享有同等的权利。
    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委托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
    作为合伙人的法人、其他组织执行合伙事务的,由其委派的代表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二十六条

  • 签合同有法律效益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的内容表达了其真实的意思,合同才受法律保护。因此,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对方当事人进行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或者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利用合同规避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适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均无法律效力。
    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从事的活动),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采用特定形式或必须经过公证,鉴证或批准,登记后才能生效的合同,必须符合特定的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才能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