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间借贷风险防范怎么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债务追讨
2023-09-05 14:20:2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方法如下:
    1、为了保证借贷用途的合法性,建议在借条中明确说明借款的合法用途,避免借款人或共同债务承担人事后以借款非法用途为责任逃避;
    2、可要求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据,并要求借款人亲自书写、签字、盖章、核实身份,避免他人代写、冒用他人名义书写;
    3、防范贷款利息的风险,如果借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利息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约定的利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4、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债权人的风险,借款人在借款时最好提供人和物作担保;
    5、还款期限届满后,可以委托律师出具催款律师函,形成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证据,重新计算两年诉讼时效,确保诉讼时效失去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方法如下:
    1、借款时要考虑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
    2、要看贷款用途是否合法;
    3、不能收取高额利息;
    4、应有贷款担保和抵押;
    5、谨防非法集资;
    6、注意诉讼时效;
    7、依法追讨欠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贷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贷款利率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需要注意:
    (一)债权人进行合理催收,不使用暴力手段,不进行非法拘禁、恐吓辱骂、寻衅滋事等手段;
    (二)民间借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三)善于运用调解、和解、仲裁、诉讼等综合手段;
    (四)诉讼前注意保留证据,如借条欠条、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可以用于证明借款合同存在的证据。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