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法定继承要进行公证吗,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遗产继承
2023-09-06 10:28: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继承权的公证手续:
    1、当事人到公证处提出继承权的公证申请;
    2、当事人提交身份证明、申请书等公证手续所需的材料;
    3、公证处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
    4、公证处经过审查,认为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合法、充分的,需要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公证手续,并且依法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二十七条
    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 法定继承不一定要进行公证,只要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是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并且没有遗嘱等就行,公证不是法定继承的必备条件。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一条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继承权的公证手续:
    1、当事人到公证处提出申请,要求公证处对自己的继承权进行公证;
    2、当事人提交申请书、身份证明等公证所需的材料;
    3、公证处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
    4、公证处审查后,认为当事人符合公证条件的,就应在规定时间内为当事人办理好公证手续,并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二十七条
    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